新闻
-
数据里看见发展 我国已初步建立水产种业体系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的收官之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水产苗种“保种、育种、测试、繁种、推广”结合的体系。自2021年我国启动实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以来,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资源普查调查的相关任务,基本摸清了800多个水产养殖物种的群体规模和区域分布,完...
2023-07-11 -
东北虎豹“食谱”不断“上新” 生态结构逐年改善
央视网消息:梅花鹿、狍子、獐子等野生动物都是东北虎豹的捕食对象。随着生态结构逐年改善,东北虎豹的“食谱”逐渐丰富了起来。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和东北豹作为顶级捕猎者,有着丰富的食物来源。成千上万的梅花鹿、狍子、野猪等有蹄类食物都是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捕食对象。由于东北虎体型较大,因此更偏向于梅花鹿、...
2023-07-11 -
多地积极尝试“开门办养老” 日常生活多方面引入市场化运营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智能化养老助力老有所养,到适儿化改造撑起幼有所育,我国一直在统筹解决各年龄段的人口问题。通过产教融合、定制培训等方式,加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从今天(7月11日)起,财经频道推出《关...
2023-07-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管理办法》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规范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建设、考核,加强全周期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2023-07-11 -
玉林百万亩早稻成熟好“丰”景 机械化助力粮满仓
央视网消息:近期,广西玉林市175多万亩早稻迎来丰收,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机械化作业,及时收割、烘干成熟的早稻。在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新沙村,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颗粒饱满的水稻尽收其中。紧接着,脱粒的稻谷便被装车送往当地的粮食烘干中心。今年,玉林市种植了175多万亩早稻,总产量预计可达77.2万吨...
2023-07-11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电煤7.77亿吨 同比增长13.1%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1%。截至6月3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8076万吨,可耗天数达30.6天,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充分发挥铁路煤炭...
2023-07-11 -
发改委8天两次座谈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信号密集释放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7月10日,郑栅洁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国家发改委8天内召开两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积极的稳预期...
2023-07-11 -
高温下全力保丰收 数字化技术为农作物防暑降温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如何为农作物防暑降温,确保它们安全度夏?浙江桐乡:开启作物数字化防暑降温模式这两天,浙江多地持续的高温湿热天气给农作物种植带来不小影响。在浙江桐乡石门镇的一座数控大棚里,虽然户外温度已升至35℃左右,室内温度还保持在28℃,这得益于农场里的数控排热降湿系统、...
2023-07-11 -
加大“农文旅”产业融合力度 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乡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暑假期间,文旅市场火热。多地乡村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北京大兴:瓜果飘香引游客 发掘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的一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西红柿、西瓜、水果黄瓜、贝贝南瓜等几十种果蔬可供游客采摘。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重点打造庞各庄镇至采育镇高端特...
2023-07-11 -
发放补贴、住房保障、延长产假……各地出台各类生育支持政策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生育支持政策,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负担。育儿补贴已经成为各地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四川攀枝花从2021年7月起,率先为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到孩子3岁。在医疗方面,各地推动将生育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今年7月1日起,...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