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人均GDP破25万元,为何能超一线城市?
中新网3月2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2022年,一座四线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25万元,这就是鄂尔多斯。
提起鄂尔多斯,大部分人的印象大概还是同名的羊毛衫品牌,或者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现实中,鄂尔多斯却有着“中国小迪拜”之称,它是如何获得这一称谓的?
频频出圈的“暖城”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30多年前,这样一句每天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语,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也让人们记住了这座因羊绒衫闻名的塞北之城。
30年后,据“鄂尔多斯统计微讯”消息,2022年鄂尔多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908元,同比增长4.4%,按照2022年人民币平均汇率1美元兑6.7261元人民币折算为38196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年人均GDP为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由此计算,鄂尔多斯2022年人均GDP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9倍,也远超2022年人均GDP为18.04万元的上海,和人均GDP为19万元的北京。
人均GDP高的背后,人口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2001年刚刚撤盟建市——由原来的伊克昭盟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鄂尔多斯常住人口220.07万人,大约只有北京的1/10。
当然,能从其他同样地广人稀的城市中脱颖而出,鄂尔多斯的经济实力自然有不容小觑之处。2022年,鄂尔多斯的GDP总额为5613.4亿元,领跑内蒙古,更是远远高于省会城市呼和浩特的3329.1亿元。
得天独厚的家底来带来天然的财富,丰富的“羊煤土气”——羊绒、煤炭、高岭土和天然气资源足以让鄂尔多斯“扬眉吐气”。
羊绒自然是鄂尔多斯的金字名片。如今,鄂尔多斯全市羊绒年产量达3300吨,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1/2、世界的2/5。这里为中国“羊绒第一大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也让羊绒从奢侈的“开司米”,变成了多样而亲民的羊绒衫。
地下也是鄂尔多斯财富的来源。鄂尔多斯市的高岭土储量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是西气东输战略的重要节点,不止为自己带来财富,还点亮了京津冀等多地的万家灯火,为全国输入了社会运转的能源血液。
2010年,鄂尔多斯市已率先实行12年免费教育,及15年免费民族教育和免费特殊教育。2020年,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免费为近万名中小学女生接种HPV疫苗,系全国首地;2021年,鄂尔多斯市全面启动13—18周岁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近年来,鄂尔多斯也频频有“出圈”之举。
成长的阵痛与蜕变
中国绒城、矿产丰富、土豪云集……鄂尔多斯的身上有着很多独特的标签。但在发展过程中,鄂尔多斯也经历过一些阵痛故事。
位于沙漠与沙地之间的康巴什区,就一度因为入住率低被诟病为“鬼城”。回溯历史,康巴什曾是一块气候条件极差的戈壁滩,冬天寒冷,夏天炎热,风沙漫天。直到2004年,这里正式开始启动建设。
“我们这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外地人来康巴什会开玩笑说:‘你们这真好,平均每人都有一个公园’。”鄂尔多斯人小希(化名)对记者介绍,“康巴什人真的少,甚至主要商圈也只有一处,我们一般逛街都会去隔壁的东胜区。”
多年来,康巴什市区内广场、公园“遍地开花”,让人完全不会感受到身处沙区之间。康巴什也成为了我国首个以城市核心景观命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城市。
但在建造之初,城市人口密度低,当地存在占据多套房产却不入住的情况,这导致康巴什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冷冷清清的社区和大街,让这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宛如“短期内暴富的一群人储藏财富的场所”。
近年来,鄂尔多斯积极通过政府主动调控,逐渐消化掉存量楼盘;通过停止供地控制市场增量、推行“房票”去库存等方式,逐渐走出“鬼城”的阴影。在房地产市场降温的2022年,鄂尔多斯楼市也保持了相对稳定。
“靠天吃饭”的前期增长基础上,鄂尔多斯也面临着重塑产业体系的新考题。据鄂尔多斯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鄂尔多斯正大力培育新经济、布局新赛道,目前已获批两个千万千瓦级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工建设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光基地,引进落地了“风光氢储车”头部企业22家、产业链项目132个。
“现在虽然人还是不算多,但也慢慢有了游客,花一块钱坐上能经过九成景区的双层观光巴士,可以看到不少网红饭店,即使不是饭点也会有人排队。”在小希的眼里,鄂尔多斯正在向着“瑰城”转型发展。
“我爸妈养了三十多年的羊,整羊卖25元-35元一斤,杀好的羊肉卖50元-55元一斤。今年来旅游的人多了,爸妈又打算再进一些基础母羊,扩大养殖规模。”小希说,在不紧不慢的城市里,和父母照顾家里的羊群,和好友宠物在城中草原奔跑,便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相关文章:
- [ 国内 ]一季度国家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900亿元
- [ 国内 ]商务部:已形成140多项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 [ 国内 ]“科技+服务”助力“慧”好“春耕图” 科技显身手夯实丰收基础
- [ 国内 ]数字赋能古厝焕新生 “智慧对话”解锁千年坊巷
- [ 国内 ]工信部: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 [ 国内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
- [ 国内 ]商务部等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 国内 ]我驻日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及食品卫生安全
- [ 国内 ]日本3月米价同比上涨92.1% 创54年来最大涨幅
- [ 国内 ]A级,突破10000家!物流行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