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打造船舶建造“中国名片”
央视网消息:首先关注我们的系列报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天,我们来了解造船业。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我现在是在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上,这艘船除了使用传统的石油燃料之外,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降低28%以上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除此之外,在船头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各位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的防风罩,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叫做“绿头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船舶在正常行驶当中降低2%左右的燃料消耗。
记者了解到,船艏防风罩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行驶时的风阻,通过减少燃料消耗,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这艘船除了这处新设计外,其他地方也不简单。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集装箱船首席技术专家 袁红良:一个是我们正通过流体力学CFD的软件来优化船的性能,我们还在目前现有的船上用了气泡减阻(技术),使得它能够达到节能。
向绿色低碳转型正是我国船舶工业当今的发力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船舶已经屡见不鲜,甲醇、氢气、氨等绿色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也在研发之中。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总经理 陈军:我们今年已经承接了200多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应该说超过90%以上都是绿色动力,我们也已经开发好了甲醇作为动力的集装箱船。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绿色船舶除了体现在动力之外,也体现在设计建造的各个环节。我现在是在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实验室的3D展厅,以往在设计阶段很多时候呈现的是用2D图纸,很多的细节会被忽略。在这儿,只要戴上这样的3D眼镜,就可以沉浸式地观看设计当中很多细微之处。
由于传统2D图纸比较复杂,在船舶建造中可能会出现管线干扰,需要返工修改,这种不必要的返工在船舶建造周期中占比通常超过10%。采用了3D建模设计后,船东与施工人员可以更直观理解图纸,完成设计和建造。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 王杰:我身后这艘海巡160,它是第一艘无纸化建造的船舶,它就使用了三维模型技术,所以整个制造工时缩短了60天。
数字化节能手段的应用还远不止此。集装箱船由于采用分段建造,以前船身合拢后需要将集装箱吊进全部箱位测量精度,而现在只需要通过设备扫描船舶箱位,就能建立3D模型获得全部数据。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开发研究所所长 周清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是必由之路。研发端我们采用了绿色船舶的研发,制造过程当中减碳,全产业链(计)算碳(排放)。
今年1—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绿色船舶理念正逐步贯穿船舶的设计建造全过程,成为中国造船业一张响亮的“名片”。
相关文章:
- [ 国内 ]常态化航线开通与绿色装备突破并进 我国低空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 [ 国内 ]营运线路通达36个国家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稳定开行
- [ 国内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 [ 国内 ]利好频出激发居民出境游玩热情 多家航司各项指标表现亮眼
- [ 国内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五大亮点详解:对外开放新篇章,营商环境再优化
- [ 国内 ]南方阴雨连连局地有大雨 我国大部气温将降至近期低点
- [ 国内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 [ 国内 ]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 [ 国内 ]消费引领、向“新”发力 “万亿城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 [ 国内 ]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动能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