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国内 正文

扫码消费:要便捷 更要有“边界”

来源:央视网 编辑:admin 时间:2023-09-06 09:18:11
导读:央视网消息:现在,扫码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下单一杯奶茶,钱不多,但订单里却包含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消费轨迹。一些商家想方设法用各种营销手段获取用户数据。像扫码点餐、会员专享、入群领取优惠等。针对这些乱象,从6月中旬开始,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结果如何?一

央视网消息:现在,扫码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下单一杯奶茶,钱不多,但订单里却包含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消费轨迹。一些商家想方设法用各种营销手段获取用户数据。像扫码点餐、会员专享、入群领取优惠等。针对这些乱象,从6月中旬开始,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结果如何?一起来看看。

商家强制或超范围索取信息现象普遍

相关人员通过对上海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快餐店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强制或者超范围索取信息。这些现象在餐厅、奶茶店、咖啡店非常普遍。比如,用户明明已经抵达消费场所,仍被告知要通过App或者小程序扫码点餐,而在扫码过程中又以送优惠券、加入会员等理由诱导用户提供姓名、手机号码、位置信息等需求,否则无法完成点餐。

 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既违反了最小必要原则,也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采集个人信息要遵循“合法 正当 必要”

门店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多,比如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会产生87条数据,目前已累计产生超过100亿条数据。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位置等个人敏感信息的就达6.7亿条。专家表示,在采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三原则才行。 

扫码点餐有风险 部分二维码安全性难保障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开发扫码点餐小程序的个人或公司在兜售这种业务。网络安全专家表示,以扫码点餐为例,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在小商家扫描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则更无法保障其安全性。

不少企业没有隐私权政策 或政策不完善

此外,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要么没有隐私权政策,要么政策不完善,或者用户体验非常不友好。比如某咖啡连锁店的隐私权政策,洋洋洒洒近万字。

多地出台针对扫码消费等合规指引 

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上海市消保委自7月起针对扫码点餐、停车缴费、少儿培训和共享充电宝等四种消费场景分别出台了合规指引、自律承诺和合规清单。未来,还将针对房产中介、商超购物等主要消费场景作出相应指引。

近日,北京市也发布了扫码消费服务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例解析及合规指引,整理出六类违规行为并作出相应规定。

国家网信办8月3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规定,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的处理者,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Copyright © 2011-2022 廉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1043257号 北京市电信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120236号 法律顾问:山西晋凯律师事务所 曹书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