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储备不足?大规模退保?记者多方调查披露真相
央视网消息:近期,网络上关于养老金的讨论引发热议,其中不乏一些关于“养老金储备不足”“近期有大规模退保现象”的说法。那么,这些说法是否准确?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下面就通过记者调查,一起来揭开真相。
我国养老金为现收现付 非储备制度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首先找到了长期从事养老金政策研究和制定的专家。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介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企业缴纳的或者单位缴纳的部分,它是现收现付,当即收,当即支,有一个代际供养的概念。
根据专家的观点,我们常说的基本养老金的发放,也就是单位缴纳的部分甚至并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那么,储备的概念从何而来?记者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网站,输入“养老金储备”,发现结果基本上都是对应“个人养老金”的,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存钱,与网络上讨论的基本养老金无关。此外,还有部分信息提到了“战略储备”。那么,是不是这笔钱不够了呢?
褚福灵主任表示,在2000年,国家就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储备基金,目前还没有使用。目前,市值已经达到3万亿左右。
多种养老金争议性信息存在误读
当记者输入养老金相关的内容之后,出现争议性较大的信息,除了“入不敷出”的说法之外,还有“变换工作地区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会清零”“退保”相关的内容。还有关于个人养老金的,比如,“个人养老金是为了让人多交钱想出的新办法”。
当记者将这些争议性较高的信息呈给专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褚福灵主任表示,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66号文发布实施之后,不再允许退保,只存在转保、续保,在职工劳动年龄的环节都不存在退保的问题。个人养老金是独立的基金池子,基本养老金是国家举办的,不在一个地方,不存在国家让个人交养老金是弥补基本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国家建立多层次 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这是记者找到的近十年来养老金收入、支出数据。基本上每年都是有结余的,仅仅在2020年出现了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2020年是疫情暴发的第一年,这是建立这个制度以来首次出现这么大当期收支缺口,(但)当年就被消化了,因为上一年留下来的结余就弥补过来了。
事实上,中高收入人群会出现基本养老金与工资差距较大的情况。世界各国普遍鼓励中高收入人群,通过增加企业年金等形式的第二支柱,以及个人养老金等形式的第三支柱,来为自己提高养老保障。我国也在2004年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正式提出企业年金一词,并在2022年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截至目前,开立账户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
郑秉文主任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人口现象,国家鼓励建立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职工在退休之后,退休收入来源能够多样性。三个来源比一个来源要多,稳定性要好。
网上关于养老金的错误信息要么是因为对养老金不够了解,要么就是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紧张和焦虑,赚取关注和流量。如果是前者,需要补补课;如果是后者,就该各方共同努力及时辟谣,以正视听,维护网络清朗空间,给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
相关文章:
- [ 国内 ]常态化航线开通与绿色装备突破并进 我国低空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 [ 国内 ]营运线路通达36个国家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稳定开行
- [ 国内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 [ 国内 ]利好频出激发居民出境游玩热情 多家航司各项指标表现亮眼
- [ 国内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五大亮点详解:对外开放新篇章,营商环境再优化
- [ 国内 ]南方阴雨连连局地有大雨 我国大部气温将降至近期低点
- [ 国内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 [ 国内 ]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 [ 国内 ]消费引领、向“新”发力 “万亿城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 [ 国内 ]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动能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