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底气足!冰冷湖水孕育“热产业” 小企业“闯”出海外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助力青海高原的雪域冷水正在打破“无海不养鱼”的固有认知。如今,“高原三文鱼”日产已超50吨,并且游向了全球多国。高原峡谷如何孕育出这样的火热产业?
中小企业筑梦三文鱼“鱼仓”
被誉为“高原奇迹”的青海省龙羊峡水库海拔高达2600米,全年平均水温在12摄氏度,常年不封冻。可谁能想到这片连海都没有的西北高原,竟藏着中国三文鱼产业的“心脏”?更令人震撼的是,曾经人迹罕至的峡谷中,如今聚集着7家中小养殖企业,他们正用“逆天改命”的拼劲,把冰冷湖水搅动成火热产业。
捕鱼工人们喊着号子在网箱里进行捕捞作业,这些活蹦乱跳的三文鱼每一条大概都有十多斤重,这一网差不多有三四千斤。水面上这些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当地企业设置的高原冷水鱼的养殖网箱,每年有超过1.5万吨的三文鱼从这些网箱中捕捞上岸,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在企业看来,青海三文鱼之所以能在全球“比拼”,这份底气除了当地优质的养殖环境,更来源于先进的养殖和加工技术。
龙羊峡这边养殖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超低密度养殖,平均每一个立方米的水体最多只有一条鱼,也就是周长160米的一个网箱,里面有99.5%以上都是水,只有0.5%是鱼,这就给三文鱼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捕捞上来的鱼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真空吸鱼泵,被缓慢地吸进鱼水分离器,这就好像坐电梯一样,不仅减少鱼儿应激反应,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它们的鲜美和品质。
科技赋能提效 助力三文鱼产业“加速度”
接下来,这些三文鱼要运送到哪里?就在20公里外的加工厂里,一条鱼从捕捞、回厂清洗到加工、出厂全程不到4小时。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刚出水的鱼经过自动称重台,系统会对它进行严格的分类,从2公斤的刺身精品到4.5公斤的宴席专供,分5个等级精准对接全球客户。
科技不再是巨头专属,这些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鱼内脏处理线、智能包装机让生产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1.6倍。特别要提到的是,这家企业2025年投入使用了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条鱼带着“电子护照”出海,外国客户扫一扫,就能看到这条鱼吃了多少顿“高原套餐”,游过多少公里冷水域,“电子护照”可以记录87项生长数据。
不仅如此,这两年,龙羊峡三文鱼深加工生产线建成。在原出口冷冻产品基础上,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给它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加工,产品形式从整鱼到鱼柳,从生食到熟食,让从鱼卵到餐桌,全产业链也更加具有可追溯性。
国产三文鱼“出海”畅销12国
目前,龙羊峡生产的三文鱼在国产三文鱼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还出口到东亚、东南亚、美洲、欧洲等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98%,越来越多的国产三文鱼“游”上了海外餐桌。
这两年,随着青海省冷水鱼产业专项扶持的双重加持,让中小企业更有底气,更有干劲。青海没有海,但凭借着独有的自然资源,在三江源头让灵动的冷水鱼“游”出了一条活力四射的“热产业”。
相关文章:
- [ 国内 ]交通运输部启动强降雨三级防御响应
- [ 国内 ]今年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活力强劲
- [ 国内 ]涉及24个城市200余家网红餐厅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抽检结果
- [ 国内 ]基层医疗托起民生需求: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
- [ 国内 ]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5% 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 [ 国内 ]国铁集团:浩吉铁路累计开行列车突破80000列
- [ 国内 ]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6%
- [ 国内 ]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 [ 国内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 [ 国内 ]增长11.3%!上半年广告业头部企事业单位发力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