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准研究生“爽约”,加码惩罚不是最优解
最近,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显示,今年该校有69名新生因各种原因逾期未报到。学生放高校鸽子并不稀奇,不过湖南大学这一次爽约的学生有些多,便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些人提出应采取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比如将“录而不读”者纳入失信名单。不过,想要解决“录而不读”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对个人选择进行加码惩罚并不是最优选项。
其实,有人“录而不读”,对高校来讲,并非伤筋动骨的大事。但对学生来讲,每一次选择关乎的是其人生前行的方向。
“录而不读”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无非是有了更好、更合适的选择。如果在开学之前,考生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倒也不必来这么一趟曲线救国。说白了,对一些考研的大学生来说,读研并非是唯一目标,它只不过是众多选项中的一个,甚至只是一个备选项。
当然,“录而不读”确实会带来问题。每所高校的研究生名额几乎是固定的,过了当年的招生季,就很难进行补录,学校的研究生指标就会被白白浪费,老师当年的研究生名额就可能出现空缺。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当年考试时以微弱劣势不幸落榜的考生,本可以获得这次读研的机会。
不过,这一问题无需用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方法来解决。毕竟,录取通知书并不意味着“必须来读”,而是“欢迎来读”。更温和也更加合理的方式,是加强学生和高校的双向沟通,允许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放弃就读资格。是的,要让学生可以反悔,也要让高校能够补录。
读和不读,本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高校和学生都是在进行双向选择。应该给予高校一定自由裁量权,让高校可以建立起更为灵活的补录机制。在拟录取后,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给予学生时间做出“来”或者“不来”的最终决定。一旦学生选择放弃,学校立刻启动补录程序,将“录而不读”的影响尽可能减小。当然,如果在再三确认之后,学生依然爽约,可以考虑对其采取一定限制措施。
不用急着在现行制度下,就喊着要制定法律,要在“录而不读”学生的个人诚信记录上添上一笔。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录而不读”并不会产生社会危害,也伤不到学校或者公众的利益。找工作可以拿了offer不去,谈恋爱也可以“走着走着就散了”,那考试上学这件事,也该给学生留足“反悔”的空间。对这些“毁约”,该宽容些,对惩罚的冲动,要克制些。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高校和社会,还是应该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相关文章:
- [ 要闻 ]渔业船舶事故多发频发 三部门约谈辽宁省和大连市人民政府
- [ 要闻 ]国家发改委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 要闻 ]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
- [ 要闻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 [ 要闻 ]1年期、5年期LPR均维持不变
- [ 要闻 ]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 [ 要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5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事答记者问
- [ 要闻 ]秋粮旺季收购超1.6亿吨
- [ 要闻 ]财政部: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 [ 要闻 ]国家发改委:本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相关推荐:
- [ 要闻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要闻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要闻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要闻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要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要闻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要闻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要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