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常见高发涉老案件 最高法作出风险提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年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开始更关注生活品质,对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增多。在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根据人民法院近年司法实践情况,针对目前常见或高发的涉老案件,就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向广大老年人作出以下提示:
一是老年人要增强反诈意识,谨慎处置财产,特别要警惕在养老服务领域中多发的诈骗类违法犯罪。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以老年人关注的养生、养老服务和养老投资等名义,诱骗老年人。而一些老年人因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加之存在“数字鸿沟”之下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在不法分子勾勒的美好愿景面前更易上当。因此,对于不了解的投资领域和不熟悉的服务产业,建议广大老年人还应在与家人充分协商、经正常渠道清楚了解企业信用、人员资质及法律风险等相关资讯后再作出决定。
二是老年人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注意抵御虚假宣传背后的消费风险。
老年人对医药和保健品的需求较大。有些商家和个人以免费赠送小礼品等作为引诱,通过扫码、加好友、进入聊天群等方式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创造机会接近独居老年人,通过培养情感或以利益、优惠来诱惑老年人进行不理智大额消费。近年来更是利用微商、直播等自媒体途径夸大虚假宣传食品、药品等各类产品的功效。对这样的消费陷阱和宣传攻势,老年朋友更应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将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住址、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告知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三是老年人要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老年人在人身权利、婚姻自由、财产权利等受到侵害或威胁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并及时与家人、朋友、当地居委会(村委会)、老年人保护组织等取得联系,寻求帮助。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
此外,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还提示,民法典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意定监护制度。这个制度对老年人尤其是担心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导致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非常贴心和友好。满足了老年人“我的监护我做主”的愿望,体现了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充分尊重。老年人可以在身体尚康健、神志尚清晰时与自己最信任的人提前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受委托的可以是其亲属、朋友、同事,还可以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通过意定监护制度对自己失能、失智后的生活提前作出安排,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在签订意定监护协议时,可以考虑参照今天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确定意定监护人的同时,约定由其他人对该监护人进行监督,充分保障老年人得到全面照护。
相关文章:
- [ 社会 ]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 [ 社会 ]2023年1至4月基本医保基金收入1.14万亿元 同比增长8.1%。
- [ 社会 ]多地对接受辅助生殖家庭发放补贴 福建一地“试管婴儿”补助2万
- [ 社会 ]交通运输部部署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 [ 社会 ]3项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 社会 ]构建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发展
- [ 社会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 提供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
- [ 社会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 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 [ 社会 ]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
- [ 社会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相关推荐:
- [ 社会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社会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社会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社会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社会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社会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社会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社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社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 社会 ]教育相关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