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系列展示活动——天津戏法专场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11-20 08:38:04
导读:活动名称:非遗系列展示活动--天津戏法专场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下午14:30-15:30活动地点:河西区文化馆4楼公共博物馆(非遗展厅)预约时间:2020年11月6日-2020年11月10日上午12:00预约人数:亲子15组名额,约满截止。温馨提示:天津戏法专场为亲子专场。(有座位限制)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活动预约”
活动名称:非遗系列展示活动--天津戏法专场
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下午14:30-15:30
活动地点:河西区文化馆4楼公共博物馆(非遗展厅)
预约时间:2020年11月6日-2020年11月10日上午12:00
预约人数:亲子15组名额,约满截止。
温馨提示:天津戏法专场为亲子专场。(有座位限制)
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活动预约”

项目简介:天津戏法
天津,最早被称之为“魔术窝子”。明清时期天津一直是北方的水旱码头和通俗文化的聚集地。近代以来,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阵地。晚清,天津戏法艺人张宝清,把宫廷戏法带到天津,在天津献艺并广收门徒,最有影响的徒弟有五大文,马国良为五大文中刘文治得意弟子郭壁臣的徒弟,解放后在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表演戏法。天津戏法在天津得到传承和创新发展。郭玉文拜马国良为师传承天津戏法,得到了天津戏法的全部真传。
天津戏法表演风格口彩相连中说的内容,大量引入了反映中华民族语言特色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民间谚语,极具欣赏和创作价值。边说边变表现出既诙谐幽默又变幻神奇,而且可以四面观看。使观众在欣赏时得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天津戏法的道具和表演中都设有巧妙的机关,运用了传统起重方法等物理原理,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凝聚,体现出人民的独特创造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 教育 ]亮点多、活力足 “数”读多维增长数据透视经济蓬勃活力
- [ 教育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 [ 教育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 [ 教育 ]票根“纽带”串联多元消费领域 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 [ 教育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 [ 教育 ]金融监管总局:将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 [ 教育 ]央行: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
- [ 教育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 教育 ]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作出新修改
- [ 教育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 [ 教育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教育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教育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教育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教育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教育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教育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教育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教育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教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