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模式可预防“痴呆”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07-19 11:49:51
导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携手青岛大学神经内科谭兰教授团队,历时3年,在近千人的大型临床队列研究中发现:白天经常犯困、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而每晚睡6个小时~7个小时可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携手青岛大学神经内科谭兰教授团队,历时3年,在近千人的大型临床队列研究中发现:白天经常犯困、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而每晚睡6个小时~7个小时可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
据郁金泰介绍,他们首先建立了大规模的认知障碍临床研究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在建立的CABLE队列(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和生活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各种睡眠特征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团队首次从生物标志物层面证实了在中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间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发生之间的U型关系:睡眠不足或过多均可促进体内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而淀粉样蛋白沉积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核心病理特征之一。日间功能障碍(如白天经常犯困)亦可促进体内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而最佳的睡眠模式为,每晚10点入睡,睡眠时长6个小时~7个小时,这种睡眠模式下脑内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水平最低。
郁金泰说,他们团队还绘制了睡眠与认知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关联的证据体系,结果发现10种睡眠特征(障碍)可促进认知障碍发生,其中6种有中等强度以上证据支撑,包括失眠、睡眠分裂、日间功能障碍等,以及在床上时间过多。
进一步剂量反应分析发现,夜间睡眠时间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呈U型关系:即最佳夜间睡眠时长可能介于5.6个小时到7个小时之间;夜间睡眠时间少于4个小时或超过10个小时,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将会显著升高。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地图舌”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 要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 要闻 ]数“说”民营企业500强整体规模持续提升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 [ 要闻 ]9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 涵盖幼儿园缴费、交通出行等多个民生热点话题
- [ 要闻 ]“免税+退税+有税”多元模式激发国际消费新活力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 [ 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掺杂掺假检验方法“揭榜挂帅”榜单
- [ 要闻 ]增长强劲!需求增、规模增……透视多维数据 “数”看物流新活力、新变化
- [ 要闻 ]上半年中欧班列(西安)往返开行3055列 铸就内陆开放新标杆
- [ 要闻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
- [ 要闻 ]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7%
- [ 要闻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相关推荐:
- [ 要闻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要闻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要闻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要闻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要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要闻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要闻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要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健康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