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准入门槛 助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8月19日发布了修订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进一步放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强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今年年初,工信部开启了对《规定》的修改工作。此次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二是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生产企业连续两年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特别公示。三是删除了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这些改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降低了企业准入审查监管时对研发能力的要求,能够有效减轻企业压力,激发企业活力。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准入门槛过高。我国颁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规定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活动,对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进行了大幅强化。这对与非集团体系内的独立中小企业以及内资企业来说,想要汽车生产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资质较为困难。同时,在安全方面对新能源企业进入汽车市场要求更高。高门槛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因为技术上有优势过关较为容易,但内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技术不够硬,卡在了准入门外。
二是信用监管机制滞后。虽然2014年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民众能够在平台上快速查询企业登记信息及企业准入情况,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还缺乏单独的监管机制,企业监管平台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差距,平台建设还有待提高。
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新能源汽车的激励,按规定,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其生产企业可以获得中央补贴;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企业还可以获得地方补贴。这两级补贴是为破除新能源汽车推广早期的“市场失灵”问题,提高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能力。但由于地方财力和保护主义等诸多原因,这一理想设计执行并不到位,迟滞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育。
《规定》的修改,进一步规范、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市场门槛,对内资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增强了吸引力。同时,《规定》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事实上,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规定》的修改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健康发展,但就政府来说,还需要做好有关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政策。如基于现有的新能源财政补贴,加强对偏远地区,以及特定新能源企业的补贴力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相结合,树立政府带头使用新能源产品的形象,鼓励和带动公众与企业使用新能源,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同时,在税收优惠和税种设立上,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扶持,加快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
下一篇:一张铁路提单背后的“重庆探索”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 |
相关文章:
- [ 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扩大标准物质行政审批改革试点范围
- [ 要闻 ]3.33亿人次,15.8%!数据勾勒活力图景 中国成“常来常新”超级目的地
- [ 要闻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 要闻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 [ 要闻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 [ 要闻 ]畅通个转企路径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来了
- [ 要闻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清
- [ 要闻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中国外贸逆风稳舵韧性强
- [ 要闻 ]央行: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 [ 要闻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9%
相关推荐:
- [ 要闻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要闻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要闻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要闻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要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要闻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要闻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要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