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围画:故事画在墙围 流年刻在心头
斑驳的旧房里,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里的土炕上,将墙上的彩绘映衬得愈加精美。画匠张三铁喜欢坐在炕上看这些画,他常说,“这些墙上的画,是故事,是风景,同样也是生活。”
在20世纪60年代的内蒙古土默特地区,乡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盘土炕,土炕墙围上的炕围画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房屋装饰。人物故事、自然风光、花鸟鱼虫,种类繁多的精美画作不仅展现了人们精湛的绘画技艺,也凝结了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载了粗茶淡饭里的点点滴滴。
“在那个年代,土默特地区每个村子都有炕围画的画匠。”虽已年过古稀,但说起炕围画,张三铁仍能滔滔不绝地讲很久,“过去人们把家里的被褥放在炕上,一家人吃饭干活也都在炕上,为了避免墙灰弄脏衣服被褥,人们便围绕墙面刷上70厘米高的围子,画匠在围子上画人物或风景,再刷上清漆,这样既保持了整洁,还能在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
1971年,张三铁背起画笔与颜料,开始了自己走乡串户绘制炕围画的生活。“那个年月生活条件不比现在,画一组炕围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沟门镇北只图村的一间旧房里,手摸着墙上绘于20世纪70年代的炕围画,张三铁的回忆被带回了当年的岁月。
处理墙面,刷上白底,画上边道和“池子”,在“池子”里画上花鸟鱼虫和山水人物,用胶矾水和清漆“封面”,精美的炕围画就完成了。“说起来很轻松,但这里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张三铁笑着说,“最出名的边道叫‘万’字边,它里面的‘池子’是炕围画的主要内容,而‘池子’也分‘主池子’和‘副池子’,我们一般在‘主池子’里画山水和人物,在‘副池子’里画花草和飞鸟。”
在张三铁看来,炕围画是能代表那个时代田园生活的艺术品。
“画一组炕围画一般都要4天左右,这几天虽说辛苦,但画好的作品保存50年是肯定没问题的。”张三铁说,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乡村的土房逐渐被砖瓦房、楼房替代,炕围画也逐渐淡出了市场,但它的艺术魅力依旧不减当年。
2008年,炕围画作为民间美术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三铁也在2010年成为这一项目的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为献礼国庆,张三铁绘制了一幅以《三国演义》为故事内容的30米长炕围画长卷,将炕围画从炕头“搬”到了纸上,炕围画也迎来崭新的传承方式。
“现在的土房和土炕越来越少,但炕围画这门艺术不能丢。”张三铁说,他最近正在学习用手机做网络直播,争取早一天把炕围画“搬”上网络。“依托网络平台去宣传炕围画,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它,这门艺术也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展。”
下一篇:来看古画中的稻香与耕苦
上一篇:农民画”绘就多彩脱贫路 |
相关文章:
- [ 绘画 ]常态化航线开通与绿色装备突破并进 我国低空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 [ 绘画 ]营运线路通达36个国家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稳定开行
- [ 绘画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 [ 绘画 ]利好频出激发居民出境游玩热情 多家航司各项指标表现亮眼
- [ 绘画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五大亮点详解:对外开放新篇章,营商环境再优化
- [ 绘画 ]南方阴雨连连局地有大雨 我国大部气温将降至近期低点
- [ 绘画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 [ 绘画 ]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 [ 绘画 ]消费引领、向“新”发力 “万亿城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 [ 绘画 ]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动能
相关推荐:
- [ 绘画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绘画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绘画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绘画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绘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绘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绘画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绘画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绘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绘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