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书画>>书法 正文

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08-18 07:21:00
导读:推荐人: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美术学博士 袁思陶 推荐理由: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展览,自6月15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以来,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和广大观众好评。特别是本次展览展出《石门颂》《西狭颂》

推荐人: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美术学博士 袁思陶

推荐理由: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展览,自6月15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以来,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和广大观众好评。特别是本次展览展出《石门颂》《西狭颂》《鲜于璜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难得一见的碑帖拓本12种,共计30余件,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共140余位当代书法家以“汉隶十二品”为取法对象,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步展出,代表了当代书法创作隶书最高水准。

展览名称

 

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

开展时间

2020年6月15日—2020年7月13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展览自6月15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以来,受到广大观众好评,经馆内研究决定,展览延期至2020年7月13日。

  展览共展出当代书法作品140余件,以及“汉隶十二品”原拓30余件。参展艺术家以“汉隶十二品”为取法对象,或临摹,或创作,对经典做出合乎自己意趣的新诠释。同时,为了在学术层面上深化展览,展方邀请了美学家、书法理论家和精于版本鉴定的专家,分别就“理论”“鉴碑”“碑版”和“创作”4个单元做多维同时展示,其中12种汉隶精品拓片涉及不同时代、不同版本,使观者能在这一传统图像背景下,以当代审美视角审视当前书法创作的精神面貌。

  “品”,是中国古典美学和传统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一种普遍的评论方法和现象在传统文艺理论中被广泛使用,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审美评论范式。在审美和艺术评论中,“品”既指对包括感受、体味、析辨、反思在内的品评,又指对所评之作品给出应有的范围性的品类和价值性的品级、定位,总之对作品进行属性、风格及其高下优劣的划分和研究。文学艺术品评中的诗品、画品、书品源自古代对人的品评,即肇始于东汉乡里评议制度,该制度逐渐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品评的方式选贤任能,举荐人才。同时,这一品评方式也延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品格的高下成为古人研判艺术的基本方式。

  以传统“品”的话语方式,重新发现和挖掘隶书的美,“汉隶十二品”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诞生的。结合古人的评述,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提出了汉代隶书中具有典型美学价值的十二通碑刻,分别是《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华山庙碑》《衡方碑》《封龙山颂》《鲜于璜碑》《西狭颂摩崖》《石门颂摩崖》《大开通褒斜道摩崖》。从文献资料梳理入手,我们对这些经典进行了一次新讨论、新阐释。

  关于这次研讨的学术理想,一如当代著名美学家张法所言:“在二王帖学占据中国书法主流的一千多年后,篆隶的经典化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不妨以龙门魏碑的经典化过程作一参照。乾隆时代提出‘龙门四品’,经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到同治年代,方达到龙门十品,后定为二十品,到光绪年间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龙门二十品’方得到书法界和知识界的普遍接受。而汉代隶书一直以来未有经典化的梳理,‘汉隶十二品’这一新名称的酝酿和提出,意味着开启了汉隶经典化的新路。”这既是对经典的一次重新学习和研究,也是将汉隶以及三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隶书经典化的新启动。

拓本及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Copyright © 2011-2022 廉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1043257号 北京市电信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120236号 法律顾问:山西晋凯律师事务所 曹书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