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要为老人建“健康档案”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将人人有“健康档案”。北京市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近日开始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建档率应达100%,健康档案合格率≥95%。征求意见将一直持续到8月23日。
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建立的“健康档案”,都包括哪些内容?记者了解到,健康档案是医务人员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及影像等资料的总和。应包括健康档案首页、入院健康记录、日常健康记录、知情同意书、健康体检记录、健康评估记录、出院记录及其他相关记录。按照记录形式不同,健康档案可分为纸质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
老人入院,医务人员应于老年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入院健康记录”的填写。疾病诊断记录中,要对老年人新发生的疾病及时补充填写并书写诊断日期。
在养老机构生活的过程中,老人要有“日常健康记录”。包括一般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慢性病管理及向老年人、担保人或指定代理人告知的重要事项等老年人的日常健康信息,必须记录在案。对于身心健康、病情平稳的老年人,医务人员应每3个月至少书写一次日常健康记录,对于身心不适或出现病情变化的老年人,应及时书写日常健康记录。
入住养老机构,还要有“健康体检记录”。记者了解到,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时,应提供三个月内的健康体检检查报告。对于新入住的老年人,医务人员应在老年人入住当日完成健康体检记录,对已入住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记录一次健康体检记录。
当老年人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医务人员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养老机构开展需取得书面同意的医疗保健活动时,应告知老年人、担保人或指定代理人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健康档案不应涂改,出错可以改,但必须能看得出“原样”才行。按照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实习人员、试用期人员书写的健康档案,应由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规范征求意见稿还对“隐私”保护提出了要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保护老年人隐私,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健康档案相关信息。档案保存时间应自老年人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下一篇:老手艺传年轻人
上一篇:蜂蜜书记“带货”推销 |
相关文章:
- [ 社会责任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加强交通运输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 [ 社会责任 ]为创新型企业鼓足干劲 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突破、创新、支撑作用
- [ 社会责任 ]蝶变、拉满、C位……划重点!解锁4月经济数据顶压增长背后政策“组合拳”密码
- [ 社会责任 ]13.9%、33.6%、9.7%……“数”看创新动能增势向好 数实融合有序推进
- [ 社会责任 ]649亿美元!跨境资金净流入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
- [ 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谋划7方面53项配套举措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见效
- [ 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将在6月底前落地
- [ 社会责任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 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 [ 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 [ 社会责任 ]自然资源部:积极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相关推荐:
- [ 社会责任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社会责任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社会责任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社会责任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社会责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社会责任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社会责任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社会责任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社会责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社会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