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西战贫筑多层责任体系 “绣花”式扶贫助农换新颜

“行走在陇西大地,曾经的穷乡僻壤换上了新颜,昔日的贫困家庭而今欢声笑语不断。”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委书记鲁泽13日细数脱贫成果时表示,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陇西构建起县、乡、村和行业部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干部等6大层面责任体系,7000多名扶贫干将与3.58万户贫困户“结亲联姻”,形成“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工作格局。
当日,陇西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在兰州举行,这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甘肃日报社共同主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第二场发布活动和成就展,当日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陇西县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沧桑巨变。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则不安,穷则思变。”当地官方按照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聚焦贫困对象。

孙潭林自小生活在陇西县碧岩镇万山村,经历过“吃不上白面、穿不上新衣、上不起高中”的艰难,成年后,他背井离乡13年外出打工,尝够了艰辛的他在2009年决定返乡做养殖产业。“修了简易土猪圈,购买4头母猪,没想到第2年就产了40头小猪,出售赚了1.5万元。”他说。
尝到甜头后,孙潭林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在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的协助下,他用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改建、扩建了150平米的水泥圈舍,通过培训、请教专业人员,学习了养殖技术与防疫知识。同时,他承包了乡邻闲置的20亩土地,种上玉米,解决饲料问题;为增加收入,他又承包10余亩地,种植党参和黄芪……孙潭林由此摘掉了“建档立卡户”的帽子。
如今,孙潭林已经从一个“受助者”的角色,转变成“施惠”带头人身份,他担任了万山村村委会主任,在村里办起了养殖合作社,给村民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向贫困户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办主任史隆说,自2012年帮扶陇西县以来,他们以“走亲戚”的方式,对该县文峰镇东梁村、通安驿镇东峪村、渭阳乡本驮村等5个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立体式帮扶。
史隆介绍说,针对帮扶村集体经济“零空白”,他们从经济基础、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等实际出发,探索形成“铁路帮扶+村集体经济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扶贫模式。2019年投入250万元建成肉牛养殖厂、榨油厂、石磨全麦面粉厂、生态养鸡扶贫车间等,形成“一村一品”的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在当年实现利润的同时,还带动当地700多名农户从事种养殖配套产业,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2014年至2019年,陇西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22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413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6%,1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全部退出,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陇西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完)
上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 甘肃 ]暑期出行“热”潮涌动 “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甘肃 ]透过数据看“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急难愁盼”
- [ 甘肃 ]市场监管总局扩大标准物质行政审批改革试点范围
- [ 甘肃 ]3.33亿人次,15.8%!数据勾勒活力图景 中国成“常来常新”超级目的地
- [ 甘肃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 甘肃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 [ 甘肃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 [ 甘肃 ]畅通个转企路径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来了
- [ 甘肃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清
- [ 甘肃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中国外贸逆风稳舵韧性强
相关推荐:
- [ 甘肃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甘肃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甘肃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甘肃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甘肃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甘肃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甘肃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甘肃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甘肃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甘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