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城市新增人口合计109.49万人 成为人口增长重点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2022年,15个新一线城市新增人口合计达到了109.49万人,成为人口增长的重点。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3年5月30日发布的《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这份榜单里的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数据显示,15个新一线城市中,有3个城市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其中,位居第一的是直辖市重庆,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在所有城市中,重庆超过一线城市广州约290亿元,晋升第四位。
重庆之后,是“最牛地级市”苏州,2022年苏州全市实现GDP23958.3亿元。作为制造业大市,去年全年苏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两个万亿级产业实现产值26597.2亿元,增长7.1%,成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
成都2022年GDP实现了新突破,达到20817.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成都之后,武汉和杭州均分别为18866.43亿元和18753亿元,今年均有望超过2万亿元。此外,天津和宁波都超过了1.5万亿元。从GDP总量来看,15个新一线城市GDP合计达到了24.4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2%。
人口方面,去年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总量合计为1.99亿,占全国人口比重为14.1%。分城市来看,15个新一线城市中,有11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重庆、成都、武汉位居前三。
在去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的背景下,去年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量达到了109.49万人,整体来看,新一线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流入的高地。
分城市来看,15个新一线城市中,有13个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增长,其中12个城市常住人口增量超过6万大关。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去年全国共有15个城市人口增量超过6万人,新一线城市就占据八成。
城市研究专家、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分析,目前新一线城市本身的能量集聚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工资收入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就业机会比较多,而且教育、医疗资源也很不错,这对很多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另外,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等生活成本压力较大,竞争激烈,这也使得很多年轻人会想到新一线城市去发展。
其中,长沙、杭州、合肥、西安这四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前四。数据显示,去年长沙人口增量达到18.1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从产业来看,长沙的装备制造、文化、医药等十分突出。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装备制造明星企业,被誉为“世界机械工程之都”。在文化产业方面,长沙以网红城市出圈,文化娱乐产业十分繁荣。结合长沙自身较好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以及较低的房价水平,长沙也就吸引了周边地区很多人口流入。
长沙之后,“电商之都”杭州去年人口增量为17.2万人,位居第二。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分析,总体来看,杭州的发展基础比较好,尤其是杭州的数字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到杭州来发展。
当前,杭州正大力吸引年轻人。近日,杭州市发布《杭向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聚100万名35岁以下大学生来杭就业创业,力争达到120万名。其中,对来杭工作符合条件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下同)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
合肥人口增量位居第三。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全市常住人口为963.4万人,比上年增加16.9万人,增长1.79%;占全省的比重为15.72%,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从增长方式看,常住人口仍以迁移增长为主,2022年合肥市迁移增长人口13.5万人,同比拉动总量增长1.4个百分点。
近年来合肥人口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未来几年合肥常住人口将突破1000万大关。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分析,合肥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一方面做好原有产业的集聚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等新兴产业。
据2023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去年该市新增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居省会城市第六,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合肥成为全国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风险容忍度最高城市之一。2022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招引大学生首超30万人。
西安的人口增量也达到了12.29万人。此外昆明和武汉人口均超过了9万,郑州和青岛人口增量超过了8万,成都和宁波人口增量超过7万人。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新一线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发展非常快,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经济发展非常快,意味着机遇多,新增的就业岗位多,这也是吸引人才流入的重要因素。此外,一线城市的房价高,生活压力较大,相比之下,新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也使得不少人选择新一线城市。
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承担一线城市的部分功能,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 国内 ]常态化航线开通与绿色装备突破并进 我国低空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 [ 国内 ]营运线路通达36个国家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稳定开行
- [ 国内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 [ 国内 ]利好频出激发居民出境游玩热情 多家航司各项指标表现亮眼
- [ 国内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五大亮点详解:对外开放新篇章,营商环境再优化
- [ 国内 ]南方阴雨连连局地有大雨 我国大部气温将降至近期低点
- [ 国内 ]市场监管总局:去年立案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72件
- [ 国内 ]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 [ 国内 ]消费引领、向“新”发力 “万亿城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 [ 国内 ]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动能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