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在中国、产创在中国 跨国企业从未停下在华投资脚步
央视网消息:随着连续五届进博会的举办,一大批展商通过进博会平台发掘了更多在华发展新机遇,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在华设厂和研发创新投资力度,同时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徐速:这家跨国医疗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在北京设有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的高端CT机在历届进博会上都有展出。据说这家企业全球销售的每3台CT机里就有2台出自这里,并由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 张轶昊:在2022年进博会上我们展示了PET/CT,收到了很多需求和订单,最终我们决定把北京基地扩充2000平方米,把展示的产品落户中国,(在)中国生产。
包括在北京生产的CT机和X光机,如今GE医疗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基地已经遍布全国5座城市。其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已有78%都实现了国产化。同时,中国还拥有1800多位GE医疗的研发工程师,进行创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 张轶昊: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在中国创造、研发出的100多个产品在中国生产,在全世界销售。在过去三年里,我们没有停下来,在中国的研发费用翻了一倍,希望在未来的三年能够再翻一倍。这样我们才真正能够把创新在中国落地。
在加大自身创新研发投入的同时,行业头部外企也在积极孵化扶植中国本土创新企业成长。2022年进博会上,世界500强跨国药企罗氏携其中国加速器的初创成员企业集体亮相,2023年9月加速器大楼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启用。
王一恺创办的生物制药公司是第一个入驻加速器大楼的初创企业。他的公司专注于研究尚无针对性药物的肿瘤靶点治疗解决方案。短短两年时间,通过罗氏加速器的支持其重点创新药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科因生物创始人 王一恺:我们作为一个初创公司,需要和这些更大的公司合作,才能够更快通过更多资金支持,通过更多经验投入,更快把产品推向临床。加速器的企业可以定期和罗氏中国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开会讨论项目进展,一起探讨转化的可能性和方向。
无论是不断拓展在华产线布局,还是探索联合研发新模式,连续六届参加进博会的两家跨国企业都表示,他们从未停下在华投资的脚步,同时也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 [ 国内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 国内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 [ 国内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 [ 国内 ]畅通个转企路径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来了
- [ 国内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清
- [ 国内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中国外贸逆风稳舵韧性强
- [ 国内 ]央行: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 [ 国内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9%
- [ 国内 ]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
- [ 国内 ]海关总署: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相关推荐:
- [ 国内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国内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国内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国内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国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国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国内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国内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国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国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