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遏制餐饮浪费,除了消费者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外,也离不开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参与,从源头把好节约关。本期大家谈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编 者
为食堂安上“智慧大脑”
金 言
相比“吃不完”的饭菜,“卖不出”的饭菜也是餐饮浪费的源头之一。不久前,一家高校食堂打造智慧备餐间,屏幕上实时显示菜品销售情况,食堂“末位淘汰”不受欢迎的菜品,收获广大师生好评。
溯源餐饮浪费,有必要密切关注供餐时因无法掌握用餐量而产生备餐过剩、点餐时因难以满足偏好而产生浪费等问题。智慧餐厅让餐饮全链条“有迹可循”,可以说是找到了减少浪费的切入点。比如,通过手机软件实时了解就餐动态,及时调整配餐量;借助智慧收银系统,为消费者用餐需求画像,满足多样需求;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加工方法,提升原料使用率。
反对浪费,管理之轮不能少,技术之轮也要转得快。通过数字技术持续优化餐饮采购、库存、备餐、服务等各个环节,方为厉行节约的长久之策。
为超市菜场“精打细算”
马 原
最近,在江苏南京的一家生鲜电商平台,“一顿吃光”系列菜品销售火爆。配菜参考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食材搭配,根据专业厨师建议进行分量配比,在确保消费者每天吃到新鲜菜品的同时,避免因为单种食材购买过多而造成浪费。
杜绝浪费不仅要关注餐馆、食堂,也要关注超市、菜场。由于生鲜食品保质期短,传统超市单是蔬菜的损耗率就高达20%—30%,需要加强关注。据悉,相关生鲜超市通过推出“一顿吃光”菜品、“小份装”调料组合、“一人食”套餐,在助力家庭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将自身生鲜食材的滞销损耗率降低到1%以内,实现了减浪费、降成本的效果。
菜场、超市配货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关键要用好用户喜好、仓储售卖等大数据。基于消费大数据,在减少浪费上“精打细算”,进而打通供应前端及流通环节,使订货量尽可能接近购买量,就能进一步降低生鲜食品损耗率,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为富余食物“找好下家”
钟 于
在上海浦东,一家特殊的“食物银行”已经运营了5年。该“食物银行”由超市等机构捐赠富余食物,有需要的人可来此领取免费食品。这一模式打造出一条食物的绿色循环链,成为减少浪费的有益尝试。
减少浪费,要立足于堵,建立刚性约束,也要着眼于疏,为富余食物寻找出路。对于从事食物生产、加工、售卖的企业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滞后性,产生富余食物在所难免。为保证食物新鲜与安全,企业会处理和销毁未能售卖的食品,但客观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食物银行”一头连接农场、制造商、零售商,一头连接需要帮助的群体。这种方式,不仅起到了调剂余缺、优化配置的效果,更成为善意的中转站,让温暖与食物一道送达需要帮助的人群。
为富余食物“找好下家”,必须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这就需要核验捐赠方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证,对进出库食品进行严格质检。以规范性流程做好从食物收集到分发的闭环管理,才能让更多富余食品流动起来,各得其所、物尽其用。
下一篇: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
相关文章:
- [ 社会观察 ]渔业船舶事故多发频发 三部门约谈辽宁省和大连市人民政府
- [ 社会观察 ]国家发改委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 社会观察 ]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
- [ 社会观察 ]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数量突破100万辆
- [ 社会观察 ]1年期、5年期LPR均维持不变
- [ 社会观察 ]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
- [ 社会观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5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事答记者问
- [ 社会观察 ]秋粮旺季收购超1.6亿吨
- [ 社会观察 ]财政部:强化制度执行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 [ 社会观察 ]国家发改委:本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相关推荐:
- [ 社会观察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社会观察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社会观察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社会观察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社会观察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社会观察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社会观察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社会观察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社会观察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社会观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