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理论>>文史科教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的现实意义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09-08 16:42:13
导读:原标题:纪念抗战胜利的现实意义 2019年7月7日,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2周年。新华社记者 春鹏/摄(资料图片) 8月25日的上海四行仓库西墙,如今这里也是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向公众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
原标题:纪念抗战胜利的现实意义

2019年7月7日,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2周年。新华社记者 春鹏/摄(资料图片)

8月25日的上海四行仓库西墙,如今这里也是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向公众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在四行仓库保卫战原址上设立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成为热门参观点。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历史丰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永恒的集体记忆。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准确揭示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唤起民族奋然觉醒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不断的侵略、欺凌,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人们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日益淡漠,东方雄狮沉睡于漫漫长夜。对此,梁启超发出了“兵魂消尽国魂空”的悲叹,并呼吁“今日所最要者,乃制造中国魂是也。”

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吞并中国,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带给中国人的不只是深重的灾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这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为严峻的考验。

中华民族岂能接受这样的命运!日本发动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使所有爱国的中国人无不引发了亡国灭种的忧患,也使所有爱国的中国人无不产生了誓死卫国的责任感,中华民族犹如一头睡狮,被完全震醒,“誓死不当亡国奴”,为民族而战、为国家而战,成为响彻华夏大地的最强音。

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大旗,从民族大义出发,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超越民族、阶级、党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华民族“发扬抗战的民气”,“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广大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顾一切艰难困苦,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抗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埋藏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重新涌动激荡,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信念空前高涨。

为了祖国,“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战友,这是中国绝不会亡国的基础。”为了祖国,“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位四川父亲给出川抗日的儿子送上“死”字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为了祖国,儿童捐出零花钱、老人献上养老金,就连乞丐也拿出自己微薄的所有。为了祖国,海外侨胞积极捐款捐物,成为中国战时经济的有力支撑;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参军参战,南侨机工战斗在滇缅公路上,华侨飞行员血洒祖国长空。1939年5月18日,东南亚归国华侨机工白雪姣给父母留下的告别书中说:“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不值得注意的虫,虽然是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海。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一度麻木沉睡、几乎丢失了的中国魂,终于在为日寇疯狂侵略所激起的抗日战争中苏醒了,归来了!诚如毛泽东所说,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正是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华民族才真正实现了民族自觉,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促进民族空前凝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代人前仆后继地抗击外敌入侵,但始终摆脱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其中,落后的经济力和军事力固然限制了中国御侮能力的发挥,但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与政党的领导,政治组织力薄弱,始终不能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与外敌抗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面对民族存亡续绝的危机,抗日救国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团结起来的思想共识,成为中华儿女凝聚起来的精神旗帜。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说:“亡国的危险临在每个中国人的头上。即使过去有着怎样的深仇积怨,便算是杀父之仇罢,在这大难当前的日子,也不应再记往日的仇恨,而唯有团结起来一致对付当前最大的敌人,在‘抗日高于一切,一切为着抗日’的原则下和衷共济,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才是出路。”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经过十年革命斗争实践锻炼、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积极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并且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义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政治组织力问题,从而实现了近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全民族共同抗敌的崭新局面。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空前团结、一致抗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写道:“日本的侵略行动,虽则令人寒栗地给予中国以大量的灾难与苦难,但在同时,血与火的锻炼,却也把中国社会内部的前进力量解放了出来。”

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从对立冲突到强大合力,抗战精神是全民族共同抗战、团结抗战、协力抗战的凝结剂。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感动着、震撼着每一位与之切身接触过的西方人士:埃德加·斯诺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一种独特的力量,他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白求恩满怀激情地说,“我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参加过西班牙战争,然而中国军队这种勇敢的精神,我在世界上还未曾发现过”。

全国抗战爆发后,日军切断了中国内地与外界联系的所有交通。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滇缅公路,就成为维系整个抗战生命线的国际通道。世界难以相信,日本人更难以相信,是20万云南各族人民自带干粮、手挖肩扛,用短短9个月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近千公里长的“生命通道”。时任美国驻华大使曾评价说:中国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强化人民不屈意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弱对强的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除了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华民族有着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不屈意志,正如1937年9月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誓师大会上宣读的抗日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正因为有了不屈意志,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中华儿女才能不畏强暴、奋起抗争、众志成城。纵使付出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但中国没有屈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曾誓言:“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这其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发出了“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我们要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的呐喊;血洒雁北的归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立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杨靖宇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信念为抗日献出生命,他的遗体被日军解剖时,胃里净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展现了为民族尊严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1942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兼第3军军长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誓言。

坚定人民必胜信念

抗日战争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烈度之大是空前的,而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之强更是空前的。面对日本侵略者征服和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华民族迅即凝聚起抗日御侮的共同意志,筑造起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军民屡挫屡战,永不言败,展示了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日战争是一场敌强我弱、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弱国。日本是一个小国,但又是一个强国。因此,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较量中,中国没有力量取得速胜。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以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同侵略者战斗到底。必胜信念是照亮艰苦漫长抗战岁月的明灯,指引着曲折历史过程中前进的方向。

“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当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询问杨虎城将军时,杨虎城这样回答:“谁能从理论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飞机和坦克,日本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懂得我们必须抗日。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问题,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有坚定的意志,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坚定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抗战精神。

全国抗战开始前后,对于全国抗战的进程及前途,国内舆论中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相当盛行。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毛泽东在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纲领性著作《论持久战》中,解答了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这三大问题,清晰有力地描绘出中国抗战全过程的完整蓝图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前途,作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一论断。

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热爱,对伟大理想的坚定信心,是中华儿女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意志保证。1937年9月18日,战斗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给叔父的家信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1939年,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发表《论抗战》,他乐观地认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底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底时候。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底时候,已经在二十年前过去了。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而不是中国衰亡的时代。”

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表示:“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武装起来的和没有武装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

铸造人民英雄气概

“要解满腔心头恨,剑斩倭奴祭亡灵。”在惨烈异常的抗日战场,中国军民冒着敌人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威胁毫不退缩,一批又一批的抗日英雄前仆后继,以大无畏的精神慷慨赴死,奏响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涌现出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孤胆英雄杨靖宇,为掩护群众转移而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历尽严刑拷打始终矢志不渝的赵一曼,淞沪会战死守四行仓库、孤军杀敌的八百壮士,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犯上”的张学良、杨虎城,卢沟桥决心死战的佟麟阁等一大批抗日英雄。

英雄来自人民,人民哺育英雄。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上抗日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昭示了为民族生存而毁家纾难的爱国情怀。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英勇善战,日军为逼降司令员马本斋,将他的母亲白文冠抓到河间县城,威逼利诱她给儿子写劝降信。马母痛斥敌人说:“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绝食7天,壮烈牺牲。

母亲牺牲后,马本斋奋笔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的誓言。1944年2月,马本斋因积劳成疾去世。朱德题写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5年了,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战争阴霾并未消失,世界和平正义仍然面临严重威胁。聚焦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经历深刻复杂之大变革、大调整。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尤其需要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彭玉龙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1-2022 廉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1043257号 北京市电信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120236号 法律顾问:山西晋凯律师事务所 曹书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