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淬炼“科学报国”光荣传统
【专家点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隆隆炮声中,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员工长途跋涉,内迁、西迁至湖南、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为中华民族保存科学火种。无数科学家和青年才俊离别家乡,在颠沛流离中刻苦求学、奋发图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回首我国近代历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而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战火纷飞中,很多知识分子深切体会到了“中国要想强盛,只有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面对苦难,他们奋起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也为科学报国找到了最广阔的人生舞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无论是苏步青、黄纬禄、程开甲、朱光亚,还是屠呦呦、袁隆平、黄旭华、黄大年……时代变迁,科学家精神早已融入一代代中国科学家血脉之中,穿越时空、传承至今。这些优秀知识分子怀着炽烈的爱国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体现出高尚人格风范和优良作风学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他还深切勉励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是对院士们的希望,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
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永攀高峰,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回望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回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回顾先辈科学家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故事,我们更加懂得:科学技术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深刻影响人民生活福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向苏步青、黄纬禄、程开甲、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李胜会,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詹媛、王斯敏)
下一篇: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蕴含的精神密码
|
相关文章:
- [ 评论观察 ]亮点多、活力足 “数”读多维增长数据透视经济蓬勃活力
- [ 评论观察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 [ 评论观察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 [ 评论观察 ]票根“纽带”串联多元消费领域 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 [ 评论观察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 [ 评论观察 ]金融监管总局:将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 [ 评论观察 ]央行: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
- [ 评论观察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 评论观察 ]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作出新修改
- [ 评论观察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 [ 评论观察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评论观察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评论观察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评论观察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评论观察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评论观察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评论观察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评论观察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评论观察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评论观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