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1879年提交攻占北京方略
甲午之战后日本绘画中表现的日军胜利之后回国的情形
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1894年7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
1894年3月27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致信驻英大使说:“国内形势紧迫,日甚一日”,因此“不管成败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会让人感到震惊的大事,将无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纷乱……”6月3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戡乱。发动战争的口实出现,日本政治家如获至宝。
日本的“日清战争”观
1894年7月爆发的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或“日清战争”)虽是东亚史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但时至今日,其政治意义仍有待探索。这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但从根本上颠覆了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还深远地影响了交战双方此后国家的成长与性格。战败者渐次走上暴力革命的险峻之路,而战胜者同样将暴力化为自身的血液与养分,成为纯粹的对外暴力装置。今日东亚世界的局势,仍隐约可闻这场战争的回响。当然,不同立场的人们关注的视角与对其赋予的意义并不相同。在当代日本学者看来,日本发动的此战具有三种面相:(1)打破华夷秩序,与中国争夺朝鲜的支配权;(2)掠夺朝鲜、中国台湾等领土;(3)与帝国主义列强竞争分割中国与朝鲜。该说法由日本近代史专家藤村道生提出,并为当下的史学家所继承,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定论(原田敬一:《日清戦争》)。
与此不同,另外一种说法更为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此战日本进行的是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如果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战争观,那么,它是旨在揭示日本政治家的冒险心理,还是庆幸日本取得了偶然的胜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1930年代末期,日本政治学者深谷博治公开宣称:“日清战争是我国以全部国运相赌的最初的对外战争,同时是把国家将来发展的全部命运寄托其上的大战,可谓生死攸关。”有意思的是,他进一步论述说,倘若日本失败,日本将面临相反的命运:被中国强加巨额的战争赔款、割让琉球与九州等领土。因此,“日清战争是国内维新事业的完成,同时作为第二维新,具有其历史意义与实质”,成为日本“作为世界国家”的出发点(深谷博治:《日清戦争と陸奥外交》,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39年)。这种对战争的定位及其中包含的对华认识,可谓“相赌”说或历史观的实质所在。
相关文章:
- [ 法制 ]工信部: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 [ 法制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
- [ 法制 ]商务部等9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 法制 ]我驻日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及食品卫生安全
- [ 法制 ]日本3月米价同比上涨92.1% 创54年来最大涨幅
- [ 法制 ]A级,突破10000家!物流行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 [ 法制 ]增长、强劲、振奋、亮眼,不可替代!投资机构眼中的中国经济→
- [ 法制 ]税收优惠、政策培训……精准发力!全方位赋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顺利出海
- [ 法制 ]多举措、出实招 精准服务“护航”毕业生更好就业
- [ 法制 ]明确五项重点任务!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
相关推荐:
- [ 法制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法制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法制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法制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法制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法制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法制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法制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法制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法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