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要闻 正文

校园文化话中秋,传统艺术润人心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08-03 07:25:19
导读: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为增强青少年文化底蕴,促进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力量之源。中秋将至,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2019《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再次启程。在欢聚团圆、喜庆丰收之日

 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为增强青少年文化底蕴,促进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力量之源。中秋将至,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2019《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再次启程。在欢聚团圆、喜庆丰收之日,走进校园,记录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

  《传承的力量》中秋篇继续走进校园,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汇聚起延续中华文脉的强大青春力量。节目将在9月13日中秋节当天播出,登录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可同步观看。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团圆是中秋节永恒的底色,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此次《传承的力量》中秋篇从饶富生趣的神话故事到传承千年的木旋技艺,从缥缈悠远的箜篌演奏到热烈奔放的彝族达体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正在校园中传承,氤氲着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情感、审美、哲思,在时代中焕发光彩;

  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将皮影引入社团,以中秋节为契机,举办皮影展演,既让学生感受到手工的乐趣,又能了解中秋文化;如今,已经有近万名学生通过社团了解并认识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广东省惠州市蓝田民族中学的学生一届一届学生延续着传承瑶族舞蹈《舞火狗》的使命;学生们的文化自觉,超越年龄的这份使命感,让摄制组为之感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毛演堡中心小学借助古老的木旋技艺,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肇庆学院利用人口流动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延续的作用,将岭南文化纳入日常教学中,创编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延续着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的师生们,用行走的力量来传承古老的乐器,箜篌;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学习达体舞,彻夜研究队形;

  月到中秋分外明,花好月圆人团圆,这是中国人深层观念里的圆满。但在教育工作者看来,他们的人生价值不只是个体的圆满自足,而是延续优秀的传统、培养祖国未来的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繁琐、困难、挫折,他们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与这份责任厮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艺术篇章,氤氲着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情感、审美、哲思。也让我们在中秋佳节,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师生,用皮影迎接中秋;既让学生感受到手工的乐趣,又能了解中秋文化;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亲人明月两团圆,这是中国人深层观念里的团圆。

  广东省惠州市蓝田民族中学在这个团圆之日,奉上瑶族的舞蹈《舞火狗》,舞火狗,是当地瑶族的一项中秋民俗活动。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瑶族少女装扮成“火狗”的样子,走街串巷,感恩先祖、祈求幸福。但是今天很难寻觅到踪影;同时,学生们也在这个金秋找到了传承《舞火狗》新的接班人;

  河北省肥乡区毛演堡中心小学这所乡村小学准备举办一场“做木旋、迎中秋”的活动,让学生们用旋出的擀面杖一起制作月饼。因为这所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学生们则寄宿在学校,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中秋欢聚的气氛;

  肇庆学院的师生用一曲南国舞蹈《月影鼓乡随》迎接中秋;他们把传统艺术的元素,嫁接到舞蹈表演中,再将思念故乡的情感,融入到那轮明月中。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在共同为一曲南国的舞蹈以及心中的思念努力着、坚持着。他们手中圆圆的月亮,诉说着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中国人延续千年的乡愁故事。

  山东省高密市崇实小学为了延续胶东乡音,将茂腔引入学校,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适时引导学生,实现育人作用学校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稚嫩的小脸,对茂腔炽热的心,学习茂腔的路上学生们虽有过低头、自满,认输,但始终不变的是对茂腔的热爱。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箜篌,中秋节,他们前往走马塘演出;秉持着传播箜篌的信念,为了这场行走演出,学校开展全天式教学,鄞州中学的师生们冒雨准备现场;指挥、安排,雨越下越大,但他们丝毫不愿放弃演出,最终学生们用他们娴熟的技艺收获了众多游客驻足。

  贵州省六盘水实验小学将彝族”达体舞“与“大课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韵律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及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了让3500名学生能够在操场上跳起达体舞老师们拿着丈量的尺子和粉笔,画出操场上学生的站位。一步一躬留下彝族记忆,一笔一画勾出民族韵律;一开一合传递集体力量;

  在传承中创造行走的奇迹,在行走中拥有传承的力量。无数教育工作者都和学生在孜孜不倦地传承着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制作一件实用的器物,唱起一曲故乡的戏曲,跳起一支乡愁的舞蹈,迎来一群人集体的快乐。正是他们,让每一所校园,都慢慢变成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家园。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Copyright © 2011-2022 廉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1043257号 北京市电信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120236号 法律顾问:山西晋凯律师事务所 曹书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