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下的宋家沟:搬进景区里的北方山村
在仿古建筑下飘过的古装人群,让吕梁山下的宋家沟村更显古韵。两排林立的商家“吆喝”着当地的土特产,孩童在充气游乐场中自得其乐。人们可能不会想到,2017年之前的这里,还是一大片陡坡地。

充气游乐场的“主人”是58岁的周明则,当地的旅游季每年能给他带来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如今的美好生活,让他不敢相信,曾经“穷到不想见人”的时光,也只不过是几年前。
2017年初,山西省吕梁市岢岚县提出“城乡一体化,三年大变样”,把宋家沟作为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的试点进行改造。3月拆迁,5月建成,60天里宋家沟村开始大变样。
“现在的宋家沟开始打造旅游古村,游客也越来越多,回来创业吧,咱们做点小生意,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搬到宋家沟村的郑仙仙向记者回忆起4年前鼓励儿子回乡办农家乐时的情形。
过去靠种地为生的郑仙仙,如今成了村里的生意人。除自家创办的“仙仙农家乐”外,她还做起了毛尖茶生意,在农家乐门口支起摊位,叫卖着当地的土特产。如今,郑仙仙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年收入可达5万元。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宋家沟村按照旅游特色中心集镇3A标准,全面整修建设了全村的住房、街巷道路、标识标牌系统、停车场等。如今,该村已有43户村民从事民宿、餐饮、土特产销售等旅游服务业。
从2014年两万多的贫困人口到2018年底的全县“摘帽”,4年间,岢岚县完成从山区到景区的转变,村民挪出穷窝窝,搬进新生活。
与岢岚县一样成为山西易地扶贫搬迁典范的还有山西大同云州区的坊城新村,土窑洞变成新楼房,地里种上了小黄花,曾经犯难的光棍户,也从住上新房后,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祖祖辈辈住窑洞的白高山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村民,过去住在破烂不堪的窑洞里,儿子从23岁开始找媳妇,一找就是7年。那间破窑洞,成为白高山一家难以挪走的“心病”。

2018年,云州区大坊城与西咀两个贫困村从深沟里搬到新盖的坊城新村,从土窑洞搬进“做饭不用柴,吃水不用挑,冬天有暖气,家门口挣钱”的新房里。
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世贵说,村民们在现有的土地种上黄花、经济林和小杂粮。未来还将新建一个扶贫车间,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2019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846元,达到了7668元。
2020年7月9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信贷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通知》,五年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安排1200亿元专项贷款额度,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的重点领域、重要项目,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搬迁安置区配套产业发展,支持开展消费扶贫促进安置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
相关文章:
- [ 山西 ]亮点多、活力足 “数”读多维增长数据透视经济蓬勃活力
- [ 山西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 [ 山西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 [ 山西 ]票根“纽带”串联多元消费领域 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 [ 山西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 [ 山西 ]金融监管总局:将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 [ 山西 ]央行: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
- [ 山西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 山西 ]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作出新修改
- [ 山西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 [ 山西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山西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山西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山西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山西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山西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山西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山西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山西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山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