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
莫言书法的文化价值
文/袁思陶 唐朝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文字既是他钟爱的情侣,也是他手中的利剑。莫言虽早以写作名扬天下,心灵深处却还住着另外一位灵魂伴侣书法艺术。据我所知,他的挥毫泼墨始于十几年前,这期间...
2020-08-18 -
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一)—— 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盛欣夫 传统是条路,时代如站点。 继承传统,可谓手段。走传统这条路,因前人为我们铺就了大量基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古人为我们准备的现成条件。而唯在集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去创作不负时代的作品,才是正道、大道。当然,这并非唯一之...
2020-08-18 -
高二适:中国古典文人书法新境
读书多节概,养气在吟哦 高二适 ■赵彦国(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静静凝视高二适的书法遗墨,那灵异的墨线,似高猿悲叫,乱水潜奔,这是流淌在古典诗文和经典碑帖中的心灵对晤,是意与古会的神异契合。在笔力弥满、意态天矫,行气淋漓的笔势中透映出一位传统...
2020-08-17 -
公共教育:让美术馆公益价值不断凸显
浙江美术馆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编织亭项目现场 党的十九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美术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肩负着提升人民审美情趣、培养公众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责任。全国各级美术...
2020-08-17 -
蓄势待发的书画扇面市场
【南宋】林椿 白桃小禽 绢本设色 扇在中华文化中传承了上千年,早期扇的形制多样,汉代出现团扇,东晋有了扇面书法的记载,唐代开始与绘画相结合。北宋折扇传入,进一步丰富了扇的物质形态。除了成扇外,独立装裱的书画扇面作品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形式。自此,...
2020-08-17 -
战“疫”书法的思考
沈鹏书法 释文:天使罩三层,上苍忧汝闷。疫情消解日,个个白求恩。庚子之初,疫情发作,天使之功伟矣,沈鹏。 ■叶培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 己亥末庚子初,始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湖北,蔓延华夏,全国...
2020-08-17 -
追梦水云间——52件白煦书法作品捐赠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饶权(左)向白煦颁发捐赠证书。 央视网消息 (记者 韩丹) 8月14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追梦水云间白煦的水墨书暨白煦书法作品捐赠展捐赠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国家图书...
2020-08-17 -
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第三期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8月14日,教育扶贫 科技助力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项目以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为目标,运用人工智能+书法教学的技术成果,通过定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书法教育教学薄弱地区的学校提供书法教育教学支持,...
2020-08-17 -
贵州榕江侗家蓝靛染技师赖蕾——染出二十四节气蓝
赖蕾,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章鲁村侗家女。她继承传统印染技艺,又引入现代技术创新,根据自身积累的大量数据,实现了二十四节气都能印染的技术革新。 鼻子凑近闻一闻气味,眼睛看一看颜色,伸手进缸内搅动一圈,忙碌的赖蕾(见上图,涂敏摄)三两下就能判断出...
2020-08-17 -
1吨重《石头记》 打磨精妙 雕刻传神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张婧 摄 近日,在素有中国洮砚之乡美誉的甘肃岷县,48岁洮砚艺人许哲展示重达1吨的《红楼梦砚》,该作品由5名洮砚艺人,历时7个多月,将原石进行雕刻、打磨、抛光等10余道工序,选...
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