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枣农张彦平:改变了当地单一红枣品种栽培
10月11日,张彦平正在查看红枣的长势情况。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新华社太原10月20日电(记者魏飚、柴婷)10月中旬,阵阵秋风给吕梁山区带来丝丝寒意,走进黄河边的红枣大县山西吕梁柳林县,随处可见红彤彤的鲜枣。
三交镇沙坪则村56岁的枣农张彦平高兴地说,收获不久的晚熟木枣供不应求。近年来,经他改良的十多个不同品种的红枣,售价大都在20元一斤,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祖祖辈辈种红枣,对红枣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张彦平说,但传统品种种植量虽大,却卖不上高价。
2010年,张彦平决心要改变种植木枣的传统,他从外地嫁接了骏枣品种,但骏枣并不适宜柳林的气候和土壤,种出来的骏枣品质非常不好。2014年,不服输的张彦平和几位枣农发起成立了合作社,“当时成立合作社的目标就是要试验种植新品种,让红枣价格能翻倍。”
合作社成立之初,张彦平就去了陕西、山东等地考察,还邀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他一苗一苗地嫁接,一年一年地尝试,经过8年的摸索,改良栽培了“蟠桃枣”“七月鲜”“子弹头”“蜂蜜罐”等形状多样、个大味甜的新品种红枣,不仅口感好产量高,也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这是张彦平改良的晚熟红枣品种(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如今,合作社36座高标准红枣大棚里种植了近20种改良的红枣品种。走进大棚,每隔几米便有湿度温度计量仪器随时监控,大棚顶端的塑料膜收放全部为自动控制,能够科学调解光照和地温,从而控制红枣成熟时间。“比如木枣,普通品种9月份就成熟了,我们的晚熟品种错过了上市高峰期,价格是普通木枣的4到5倍。”张彦平说。
近年来,张彦平栽培的各种红枣和吕梁市的多家水果店达成了合作,新品种红枣一上市常常就售卖一空,附近村镇的许多种植户也找到张彦平学习栽培改良技术。“已经有100多名种植户尝试种植新品种。”张彦平说,他相信柳林的红枣品种会越来越多。
相关文章:
- [ 乡村振兴 ]亮点多、活力足 “数”读多维增长数据透视经济蓬勃活力
- [ 乡村振兴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 [ 乡村振兴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 [ 乡村振兴 ]票根“纽带”串联多元消费领域 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 [ 乡村振兴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 [ 乡村振兴 ]金融监管总局:将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 [ 乡村振兴 ]央行: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
- [ 乡村振兴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 乡村振兴 ]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作出新修改
- [ 乡村振兴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 [ 乡村振兴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乡村振兴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乡村振兴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乡村振兴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乡村振兴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乡村振兴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乡村振兴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乡村振兴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乡村振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乡村振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