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高粱“映红”致富路
十月中旬,在吕梁市柳林县留誉镇的山坳里,放眼望去,大片红彤彤的高粱穗迎风摇摆。种植户张国平看着一串串颗粒饱满的高粱,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高粱长势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
“收割后的高粱不需要我们晾晒,也不愁卖,每年高粱收获的时候附近就有一家合作社直接过来拉走。”张国平说,去年高粱每斤价格2元,今年市场行情也差不了。
这些年,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广的高粱成了吕梁山区农民耕种农作物的首选。进入10月,吕梁山区各地的高粱陆续进入收获期,火红的高粱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吕梁市柳林县留誉镇的一处高粱地(新华社记者王怡静 摄)
在吕梁山东麓的汾阳市,今年全市种植了5.53万亩高粱。这几天,汾阳市的一家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虎成几乎每天都会忙到晚上12点。“趁着好天气,我们加紧组织人力和机械抢收高粱。”王虎成说,他的合作社担负着1.5万亩高粱从种到收的任务。
王虎成说,因为汾阳的高粱种植基地实施“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加上每亩发放大约240元的有机肥,种植户既省心省力,又实现了丰产增收,积极性非常高。
位于吕梁山南端的临汾市永和县,今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高达10万亩,占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预计年产量达5万吨。这几天漫山遍野的高粱一片通红,高粱已经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
临汾市永和县的一处高粱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村种植大户孔德河今年种了100亩高粱,比去年多种了50亩。“村民们都知道种高粱挣钱,我们村里山上大部分都种高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收1000斤高粱,去年每斤卖2.2元,光种高粱一年收入就有11万元。
“我们一个乡就有两个合作社,我把高粱都卖给了合作社,今年高粱价格保守每斤也有1.8元,收入也很可观。”孔德河说。
从9月份开始,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柳青山高粱育种团队就奔走在吕梁山区,查看各地高粱的长势。柳青山告诉记者,团队历经2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的酿造高粱品种“晋糯3号”十分抗旱,在山地也长势旺盛,产量稳定。
柳青山说,“晋糯3号”高粱品种在永和县成功培育并推广种植,还带动了大宁县、隰县等周边县域种植高粱。据临汾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发现,临汾市一些山地较多的区县的农民种植高粱比种植玉米每亩多收500元。在柳青山看来,吕梁山区种植高粱利用了地力弱的农田和山坡地,既做到不与主粮争好地,也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
“种高粱已经成了吕梁山区农民重要的增收途径之一。”柳青山说。
相关文章:
- [ 乡村振兴 ]亮点多、活力足 “数”读多维增长数据透视经济蓬勃活力
- [ 乡村振兴 ]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
- [ 乡村振兴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 [ 乡村振兴 ]票根“纽带”串联多元消费领域 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型
- [ 乡村振兴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 [ 乡村振兴 ]金融监管总局:将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 [ 乡村振兴 ]央行: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的公共征信系统
- [ 乡村振兴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 乡村振兴 ]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作出新修改
- [ 乡村振兴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 [ 乡村振兴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 [ 乡村振兴 ]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
- [ 乡村振兴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
- [ 乡村振兴 ]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 [ 乡村振兴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 [ 乡村振兴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 [ 乡村振兴 ]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 乡村振兴 ]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 [ 乡村振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
- [ 乡村振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