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名人访谈 正文

叶建华谈神农的尝草效应

来源:本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0-08-24 07:41:41
导读:叶建华,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信息早报》社总编辑、蓝星文化产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蓝星清洗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公

   叶建华,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信息早报》社总编辑、蓝星文化产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蓝星清洗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公益论坛学术指导专家、凤凰网财经评论和《现代企业文化》、《人民公仆》杂志专栏作者,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政策法规部主任,现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监事部主任。

  神农的尝草效应能给当代带来哪些启迪?

  神农乐于奉献的尝草效应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神农的尝草效应值得弘扬光大。

  1、白衣天使舍生忘死抗“非典”。

  2003年是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有一种名叫“非典”(SARS)的病毒肆虐神州大地,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感染者死亡率很高,人类对其病理缺乏了解的恶性传染病。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面积流行,死亡数字不断上升。“非典”威胁着亿万炎黄子孙,惊动了中南海,震惊了全世界。

  在“非典”病毒肆虐的关键时刻,有一种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那就是人们称为“白衣天使”的医务人员,人们期待“白衣天使”搬来天兵天将捉拿恶魔,抢救生命,播洒安康。然而,现实中的“白衣天使”也是凡身肉胎,也会感染病毒,也会被病毒夺去生命。相对于普通人“白衣天使”们更知道自己接近非典病人的危险性,但他们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崇敬神农尝遍百草,舍生忘死为人民的品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天使”将神农的尝草效应不断弘扬光大,用自己的生命热血书写丹青。

  解放军302医院15名医护人员,一个多月前不幸被SARS感染。刚刚恢复健康之后他们就举行了誓师大会,重返一线。孙艳红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护士,今年只有23岁的她强烈要求回到一线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战友们为了救治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要返回一线与他们并肩作战!”主治医师秦恩强也情真意切地说:“作为一名军人、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我们从哪里倒下就坚决从哪里站起,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国旗、党旗、军旗增辉添彩。”

  74岁的离休军人姜素椿教授,参与了北京第一例“非典”患者的救治,并且被感染病毒。高烧中,他提出了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血清治疗试验。302医院到广州采集了血清后,经北京5家医院的同步检验,将其注入姜教授体内。23天后,康复后的姜教授一再要求回到一线,还提出了要捐献自己的血清来救治病危的“非典”患者。这位年过古稀的老军人,在与“非典”抗战的前线,发挥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病毒抗战到底。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可她不仅将转入更好的302医院的名额让给别人,还不让同样身为医生的丈夫留院陪护,坚持让丈夫回到工作岗位上去。4月16日黎明时分,“非典”病魔夺走了李晓红28岁的年轻生命,她是第一个倒在救治“非典”患者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白衣天使,作为一个军人,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李晓红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病毒,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亲爱的战友,昨天你还是前沿战士,今天就成了病人。我的心一阵刺痛,我暗暗发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一定要战胜病魔。”这是年轻的女护士吕丽萍在4月18日日记中的一句话,这一天和她一起工作的蒙古族护士刚刚染上“非典”,同样身处危境的她却以“虽九死犹未有悔”的决心坚守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为了加快SARS疫苗研制进度,年过花甲的武汉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理华把自己作为实验品,注射尚待检验有效性和安全性阶段的SARS疫苗。2003年11月2日,孙理华特意从医院找来一位医生,将SARS疫苗注进了自己的肌肉。在场的研究人员也想注射疫苗,孙理华说服他们:“都打了,要都发烧了,实验还怎么做?我年纪最大,我先打,如果没有问题大家再打!”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幸福送给他人,无愧于当代神农!

  2、甘做麻疯病人的守护人。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采取“边隔离、边治疗”的措施,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

  由于人们对麻疯病缺乏了解,普遍存在谈“麻”色变的现象。我国现阶段对麻疯病人大多采取集中隔离,在深山或孤岛建立麻疯病人疗养院进行治疗。由于社会的偏见,普通民众常将麻疯病医生看作另类,麻疯病医生难以融入社会,难以得到社会甚至家人的理解,麻疯病医生坐过的凳子,别人都不敢坐,一些医生不怕吃苦、受累,但无法忍受社会的歧视和冷漠,而不愿坚持职业,服务病人。#p#分页标题#e#

  然而,在湖北省黄岗市有一位名叫江志国的老医生,在团风县总路咀镇牛车河水库中,三面环水的一座孤岛上担任麻疯病疗养院的院长,靠着他对麻疯病的了解,和帮助病人的善心,陪伴岛上的麻疯病人渡过30多个春秋。

  1972年,江志国被任命为麻风病医院院长。看着这些被亲人遗弃的病人,江志国只想尽己所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江志国带着当护士的妻子,一起来到麻疯岛,江国志首先要面对的,是麻疯病人被恶疾啃噬的外表,连医护人员看了都怕。

  社会歧视的压力,再加上麻疯病造成的剧痛和残障,有些麻疯病人选择自杀来逃离病痛。江志国意识到,除了为病人医治身体,他还要医治他们的心;江志国不但尽力倡导防治麻疯病的知识,更身体力行,和麻疯病人吃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每年过春节江志国亲自为麻疯病人作饭,同桌吃饭。在病人眼里,这里是希望之岛。36岁的徐女士2002年被确诊患麻风病,丈夫弃她而去,也丢下了一双儿女。刚来岛上,她几次想自尽,都被江志国及时救下,江志国将她治愈后,帮她联系免费整容、办低保,如今的她已重拾生活信心。他还带领全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种树、开荒、盖房、修路、打井、通电,使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看上了电视,荒岛有了生机。

  30多年来,江志国陪伴80多位麻疯病人在小岛上点燃生活的希望,有的在小岛上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有的回归社会。如今江志国尽管年事已高,早已积劳成疾;然而他坚守本职,无怨无悔。

  江志国院长的事迹得到了麻疯病人的称赞,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表彰,先后获得了“马海德基金奖”、首届“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在江志国荣获首届“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时,《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首届“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组委会评委陈小川给予这样的颁奖词:“他的职业名称是医生,这‘医生’二字是大写的,这两个字包含着他的职业道德,医术仁心,包含着他的理想主义和执着精神,36年奋战在麻风病房的第一线,终日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光是36年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当人们对麻风病谈麻色变的时候,当病逝的家属不愿意出现的时候,他为病逝者料理后事。江志国这个名字属于一位年过花甲的医生,也属于中国医生群体。”

  江志国,将神农的尝草效应在孤岛弘扬,在神州光大,人民不会忘记你!

  3、李时珍后继有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时27年完成医药巨著《本草纲目》,造福人民的我国明朝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又出了一位“当代李时珍”,他名叫陈吉炎。陈吉炎是是湖北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武当道教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

  陈吉炎对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崇敬有加,对八百里武当一往情深,对道教医药情有独钟。他在研究道教文化和医药的过程中了解到,古人曾经编纂8种版本的《武当山志》,1993年,后人又编纂出版了《武当山志》。由于受诸多因素所限,加之缺少药学专家的参与,博大精深的武当道教医药在众多志书中见之甚少。陈吉炎这位炎黄子孙,感到了历史使命,决心要向先祖神农和李时珍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访八百里武当,编着一部《中国武当中草药志》,填补历史空白,开发武当天然药材宝藏,造福人民。

  陈吉炎的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武当山道教协会及医药界专家的大力支持。自2002年开始,陈吉炎带领他的课题组,奔波在八百里崇山峻岭,行走在千家万户,为了论证一种药材,不畏荆棘悬崖、虫叮蛇咬、经历了多次险象环生。

  2004年秋季的一天,陈吉炎和主管药师安志斌、李元宏等人驱车来到房县桥上乡准备采集药材。经4个小时颠簸,他们终于到了桥上乡岩屋沟山岩。在一个60度的陡坡上,陈吉炎抓住树根准备顺势往山上爬。只听得“喀嚓”一声响,他连人带着断裂的树根滚下山谷。滚落了数米远后,他幸运地被大草蔸挡住,险些坠入水流湍急的渠沟。也就在这一天的上午,陈吉炎偶然得到了一枚特大的野生天南星。他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钢卷尺进行测量。经测量,形状呈扁球形的天南星块茎高5.2厘米,直径竟达10.5厘米,是迄今发现的直径最大的野生天南星。

  2005年5月上旬,陈吉炎与袁正洪一行4人乘双排座卡车前往万峪乡收集验方、采集中草药标本。当天中午12时许,行经土城镇至房县城的途中,当车刚从紧贴山壁的公路驶过,山崖上一个几十吨重的岩石突然飞滚而下,轰然坠落在卡车身后!紧接着“哗”一声闷响,泥石流顺山而下,似一座泥山挡住了公路。顿时,驾驶室里的人不约而同惊出一身冷汗:一旦砸中汽车,定是车毁人亡。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课题组成员踏遍青山、风餐露宿的感人场面令人难忘;他们寻访武当道人和收集民间医药验方的艰辛历程,感动了乡间名医和深山药农。

  房县门古寺镇卫生院主治医师王振武,听说课题组成员翻山越岭前来寻访,感动之余,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古医书捐赠了出来;房县桥上乡年近八旬的老药农张国玺,带领他们冒雨穿越神农架北坡采集稀有名贵中草药辽细辛;2005年6月,家住六堰社区滨河新村的退休林业老专家曹志雄、龙祥生夫妇,也将自己历经10多年潜心研究主编的《十堰药用植物》、《十堰植物》、《十堰植物方名录》3本书捐赠给课题组。#p#分页标题#e#

  经过陈吉炎和课题组同志的艰苦工作,《中国武当中草药志》于2007年编纂完稿,首次披露武当山地区蕴藏的中草药品种数量达2518种之多,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有中草药1982种还多536种。这部反映中国道教医药特色的大型志书《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发行,受到我国中医药学界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中医药学专家程莘农教授为该书写序,称该书“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宏微兼备,详略有致,图文并茂,使用方便”。

  《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的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千百年来武当山没有中草药志书的空白,而且彰显了神农尝草效应和李时珍造福人民精神的当代价值。

  陈吉炎,又一个响亮的名字镌刻在中国医药历史的画卷。

 什么是尝草效应?

  能够被多个民族的后代公认为祖先的人无疑是伟大的人,神农炎帝就是这样的人,炎黄子孙已经遍及天涯海角。

  神农一生功勋卓著,他发明的农具惠及当代,创造的业绩影响历史,尤其是尝遍百草、造福民众、舍生忘死、乐于奉献的精神彪炳千秋,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怀念神农,几千年后的不少药铺里,仍挂着一幅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的画像,画上人物就是先祖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神农的尝草效应不断弘扬光大。尤其是在遭遇民族危难、自然灾害之际,“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无数劫难和考验没能压跨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被我们一一踩在了脚下。

  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洒血、浴血奋战、取得胜利。

  在美军侵朝,战火漫延的时刻,志愿军队保家卫国、入朝参战、出生入死、扬我国威。

  在洪水肆虐、堤坝冲垮的时刻,人民子弟临危受命,冲锋陷阵、筑起长城、保护人民。

  在非典爆发、吞噬生灵的时刻,白衣天使不顾安危、施展智慧、救死扶伤、击退病魔。

  在地震袭来、房倒屋塌的时刻,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抢救生命、捐款捐物、重建家园。

  ……

  神农的尝草效应是指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乐于奉献的精神,激励他人,乐善好义的现象。

  人物故事

  神农氏,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传说炎帝发明了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贸易及使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炎帝为人类做出过卓越贡献,深受后世崇敬,与黄帝同尊为炎黄始祖,其后人称为炎黄子孙。

  远古时期,人们靠采摘野果为生,由于对各种植物的习性不了解,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误食一些有毒的果子后就会得病,甚至中毒死去,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严峻考验,人们生活过得十分艰辛。这时勇敢的神农很想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于是他不辞劳苦,走遍很多地方,亲自尝过很多野草和野果,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同时还发现有些果实落在地上,竟然在第二年生出苗来,到了秋天,又长出了更多果实。于是,神农氏把这些发现告诉人们,人们在他的带领下大量栽种起来,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

  远古时期人们不会制造劳动工具,主要使用木棍、石块作为工具,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神农在生产劳动中注意观察,善于总结,发明了一种用木头制造的耕地农具,叫做耒耜。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收获的农作物更多了,劳动者供养的人口得到增加,使一部分人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活动。《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可见神农之所以被尊为农业之神,是因为神农认识到农业对于原始社会的重要意义,并与夫人一道男耕女织、身先士卒、树立榜样。

  据《路史?炎帝》、《幼学琼林?制作》、《五德志》等资料记载,原始商品交易最早由神农开创,他是中国原始交易市场的鼻祖。神农教导民众“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神农的领导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种植者的粮食有了剩余,而打猎为生的人却剩余肉类和兽皮,缺少粮食。为了人们生活得到调剂,炎帝便划出一块空地,作为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的市场。这样一来,大家方便多了,都能用剩余的东西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时的人们没有计时器,大家来的时间不一样,为了完成一次交易有时需要一整天时间,容易浪费时间。于是神农便想出一个办法,他规定每天太阳升到头顶时,大家一起来交换物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样“日中为市”(即在地上立一根木杆,日影最短的时间为“日中”)的办法就逐渐推广开来。#p#分页标题#e#

  远在天地混沌之初,茶树就已经生长在丘野里。传说,神农是第一个发现茶的人。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神农发现茶的故事。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神农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鼠吸吮了青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神农摘下青树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神农教人们种了这种青树,就是现在的茶树。民间传唱着“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嫩叶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山歌。茶不仅是上等饮料,而且被视为尊敬、礼貌、祝福及友好的象征。客来敬茶,是中国家庭普遍奉行的礼仪,神农开启了茶文化的源头。

  神农不仅开创了农耕、医药、商业文明,而且为了民众利益,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传说神农跋山涉水,尝遍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最后因尝了一种名叫“火焰子”的剧毒草药而断肠身亡,为人民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神农受到了炎黄子孙的景仰和崇敬,神农的奉献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Copyright © 2011-2022 廉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11043257号 北京市电信经营许可证号:京ICP证120236号 法律顾问:山西晋凯律师事务所 曹书平
Top